北海非遗遇上VR,沉浸式“云端”看展也太酷了!

浏览数:30

对于爱好非遗的朋友而言

不能在游馆逛展时看遍每个展品

也是一种遗憾~


图片


“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打造了永不关闭的线上展馆

以720°VR旋转的展示方式

通过地理点位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信息

多形式、多维度

展示北海非遗项目的各大精美作品

并结合语音讲解

使大家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

参观北海非遗的魅力


图片


文化数字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重要途径。北海市将推进非遗传承数字化、全景化、产业化,将全市非遗统统装进手机里,尽揽宝藏文物的风采,全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北海市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5项、市级非遗项目56项,涵盖非遗十大门类。



图片

图为:贝雕画《丹凤朝阳》


图片

图为:贝雕作品《国色天香》




北海贝雕——国家级非遗项目



北海贝雕,以北部湾海洋的贝壳、海螺为原材料,巧妙地利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设计拣选、精雕细琢、镶嵌组装等工序加工创作成各种工艺品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


北海贝雕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为题材,将国画的神韵、书法的豪放、刺绣的空灵、玉雕的质感与珍珠的绝美光泽融为一体,散发无尽的艺术魅力。


图片

图为:2014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的角雕作品“中国梦”


图片

图为:白耀华创作的荣获2013年第48届全国工艺品“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的角雕作品《鸿运当头》



图片

图为:合浦角雕自治区级传承人白耀华




合浦角雕——国家级非遗项目


合浦角雕,是广西本土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美术,“广西三雕”之一。它利用当地牛羊角为主要原料,采用圆雕、平雕、浮雕、镂空、镶嵌等多种技法精雕细刻,多以水族、虾蟹鱼、飞禽走兽等观赏性较强的工艺品为主,制作工艺复杂,如摆件、大型立体角雕等。


牛角雕最初是辟邪图腾,如今已转化成一门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不论是雕刻工艺还是作品造型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图片

图为:2015年广西工艺美术“八桂天工奖”银奖的赤江陶作品《鱼之乐》,由传承人朱芳、陈家宝创作。



图片

图为:自治区级传承人陈家宝创作的赤江陶作品





赤江陶烧制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海作为海上丝路始发港内陆水路通道的重要中转站,辖区内高岭土矿藏丰富,发展制陶产业得天独厚。北海赤江境内的赤江黏土中含有丰富的铝、镁等元素,品质天然纯正,是陶器制作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料,其可塑性、结合性、触变性以及烧结温度等工艺性能优越,特别适合用于陶器产品的制造。


北海赤江陶艺自宋元而始,兴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产品包括生活日用品煲、盆、缸和炻瓷餐具、茶具、日用瓷器及手工艺品等,畅销粤港澳以及欧美、南洋诸地。


图片

图为:传统粤剧大戏《秋雨寒梨》


图片

图为:2015年粤剧《珠还合浦》首次登上香港舞台


图片

图为:粤剧《劈陵救母》剧照





北海粤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海原隶属广东,方言也是广东方言体系,多年来北海人也深受粤剧的熏陶,随之而来的粤剧文化也在北海植根萌发。


“北海粤剧”曾两次亮相乌镇戏剧节,广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粤剧演员们的精彩演出不仅充分展现了北海优秀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同时也提高了北海粤剧对外的形象和影响力,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非遗是历史的积淀,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器物本身。如今国潮文化的“流行”,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并且愿意主动传播、分享。


非遗数字化,能够让更多人快速认识非遗,无需实地到访,仅仅通过手机里的一张3D图、一段语音,就能让他们对其有一个直观认识。北海非遗线上展馆,一千多种展品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来       源: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网信北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