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融入现代生活 ——北海市非遗中心开展2017年戏曲进校园工作侧记

浏览数:130

戏曲艺术是中华历史长河沉淀、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市戏曲振兴发展,贯彻落实《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北海市“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2017年戏曲进校园工作。自2017年3月开展工作以来,截至4月20日,已完成戏曲进校园活动71场次,覆盖全市学校28所。

进校园形式包括戏曲文化讲座、戏曲展演、戏曲音乐培训课、戏剧妆容体验课、身段辅导课等,进校范围以市直学校为主,逐渐向其他城区覆盖,涵盖小学、中学及高校。市非遗中心以平均每天开展超过1.4场(次)的高工作效率,在全市范围首先掀起戏曲进校园的热潮,非遗宣传初见成效。

一是培养了一批小戏迷,填补观众断层,夯实基础。

粤剧作为北海市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长期活跃在一县三区的文化舞台上。粤剧传承发展曾出现过断层,近年来更受到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新媒体的冲击,年轻一代几乎没有接触过戏剧。对粤剧发展传承最为直接影响的就是受众的危机。北海粤剧目前的观众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部分中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市非遗中心采取主动走进校园,通过讲座跟赏析相结合、表演跟教学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让在校师生能够近距离、多角度地体味高雅艺术的精华,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经典的魅力,使学生们获得对粤剧的感性认识和审美享受。几期下来,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反应都非常热烈。

艳丽的服装、精致的妆容、花俏的动作、激昂的锣鼓、婉转的唱腔……当学生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到五彩斑斓的戏剧艺术时全都沸腾了,争相要和舞台上的戏剧演员合影留念,纷纷表达对戏剧艺术的喜欢和浓厚兴趣。“戏曲进校园”培养出一批小戏迷,填补了观众断层,夯实了戏曲传承发展的受众基础。

二是培养了一批主动学习戏曲的学生,将戏曲艺术带进课堂。

除了戏曲讲座和展演外,市非遗中心还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在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海城区第九小学、第十小学、第十二小学等多所学校挂牌成立“非遗(戏曲)传习基地”,在学校开设传统戏曲音乐培训班、戏曲身段辅导班等课程,每周定期开课,由市非遗中心派专业老师进校园指导授课,传统戏曲音乐培训班每班约10-15人,戏曲身段辅导班每班25人左右,每个开班的学校均满额报名,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戏曲文化和技能,热情高涨。

除此以外,市非遗中心还与市北海中学老师合作开设戏曲文化选修课,让莘莘学子在繁忙的课业外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开课至今已先后开展传统戏曲文化讲座、戏剧表演赏析、京剧脸谱赏析课、戏剧妆容体验课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真正做到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使戏剧传承后继有人。

三是通过学校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辐射相关人群。

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除了使学生能接触到地道的戏曲文化以外,也间接辐射到了学校老师、职工、学生家长等相关人群,通过学校这个互动平台,一传十、十传百,使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得以高速而有效地传播开去,犹如湖心投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吸引更多的观众能够懂戏、爱戏、传承戏,并积极参与到戏曲的繁荣工作中来。

 图为“戏曲进校园”走进北海职业学院大型展演活动。拍摄日期:2017.4.10

 图为海城区第十七小学传统戏曲身段辅导班上课情景。拍摄日期:2017.3.10

 图为戏曲进校园走进海城区驿马小学的上课情景。拍摄日期:2017.3.14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