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粤剧

浏览数:1738

在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中,粤剧可以说是最具改革开放品格的。它不仅吸收了我国北方戏剧文化的精华,也最早接受了西方戏剧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粤剧广泛分布于我市一县三区各个城区与乡镇,也是北海城乡流传最广、最久远、最受市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地方戏曲。

虽然北海粤剧事业也曾历经沧桑,但由于它维系着一代又一代北海人的粤系母语情结,延续着北部湾子民独特的礼俗风情及审美情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和认同,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成为公园广场、街头巷尾、社区乡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娱乐形式。

一、粤剧如何从广府传入北海成为本地地方剧种的?

古时,岭南为百粤之地,广西和广东分别为粤西和粤东,亦称两粤。北海直至清代及民国期间仍属广东管辖,解放后才划归广西。

《广西通史》称:“粤剧流行于广东。明、清以来,随着粤商和其他劳动者大量移居广西,加以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陈开、李文茂率大成军入桂征战,粤剧也日益成为广西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1854年(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反清失败,清廷厉禁粤剧,艺人逃避迫害四散亡命,北海地处下四府偏隅,成为粤剧艺人的逋逃薮和曲艺传习所,在当地种下了深厚的粤剧种子。

据合浦县志办周家干同志和珠乡作家李英敏著文,说粤剧于清康熙年间已由广东传入珠乡,有二百多年历史。湖南戏曲家杨恩寿于清同治四年(1865)在北流做幕僚时写的《坦园日记·桂游日记》记载:“同治乙丑十一月廿四日……在廉州募广班来演戏三昼夜,凡三百余金,今夕始开台,演《六国封相》,闻出场者将及百人,其热闹不减梧州。”由此看来,在清同治四年(1865),粤剧在合浦已很流行,并有相当的规模。

北海既是粤剧最早的传播区,又是广东“下四府”的粤剧之乡。因为:粤剧是与当地为敬神而演戏的民俗同步发展的。佛山所以是粤剧的策源地,是由于佛山神庙多、神诞多、酬神多、演戏多和戏台多等因素造成。北海地情民俗与佛山相同,城乡酬神演戏活动殆无虚日,众多戏班的竞争,造就了许多身怀绝技的当地“佬官”(即名主角)在一年一度的广州“八和会馆”汇演,都获“花红”(即奖品)和殊荣,为北海人争了面子。

1876年北海始开埠,一百多年来,北海从原始渔村发展到现代港口城市,是地缘优势所决定。大西南门户的地缘优势导致外贸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导致民俗从原始家信鬼神的深厚传统与珠江三角洲文化融合的变化,具有北海特点的新民俗的形成,又决定社会文化以戏(粤剧)曲(广东音乐,包括地方歌舞耍花楼、老杨公和山歌对唱等)为主,每月中的神诞和岁时节令、春秋社日、婚丧庆吊、城乡例行酬神演戏,岸畔村边。社坛神庙,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构成北海渔村的风俗画卷。“看庙堂戏”成为北海人唯一的社会文化活动。

民国以后,现代商品意识加强,20年代开始有商业性戏院,引进省港名班,开创了大戏商业化的历史(当时较有名声的戏班有“德德声”、“会嫦娥”等)。但并不妨碍专演庙堂戏的本地“过山班”的存在,与戏院省班各逞优势,分占城乡文化地盘,看戏成为北海人精神粮食,为了看到好戏,竞致渔船锚港、农民辍耕,市民巷议。北海人爱看戏、会演戏,粤剧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北海市成为下四府的戏剧之乡而省港知名。粤剧,也就成为了北海市本地群众最喜爱的地方剧种。

二、北海粤剧的基本内容

北海粤剧的来源是广东粤剧,在行当分类和表演形式上基本沿用广东“生旦净末丑”和“唱念做打”的套路,改变不多;声腔多用粤剧中最主要的两大声腔梆子、二簧,统称“梆簧”;唱腔派别则以星腔、红腔、虾腔为主。

早期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比较简单。清朝粤剧解禁后,加入梆子。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其中弹拨乐器包括古筝、琵琶和蝴蝶琴;锣鼓则包括卜鱼、板、沙的、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木鱼、小木鱼、大锣及大堂鼓。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粤剧在剧本的创作和剧目的编演上结合本地民俗民风、传说故事、传统音乐舞蹈等方面做过一些创新的尝试。如在剧目创作上,就曾结合“合浦珠还”这一神话传说故事,创作了大型神话非遗剧目《珠还合浦》,在广西、广东各大城市多次演出,并参加戏剧类比赛获得过一等奖;在表演创作上,将本土传统曲艺“老杨公”、传统舞蹈“耍花楼”等的音乐体裁和舞蹈动作融入粤剧创作,使表演形式更为丰富。

通过对北海粤剧唱词、唱腔的研究,发现其内容多以清廉吏风、生态环境、民心呼唤为主题,可从侧面映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的面貌,间接反映北海粤剧的历史发展。

三、北海市粤剧团的建立

十九世纪30年代开始,粤剧由庙堂戏转入商品性的戏院戏,直到抗战前,北海人都经常看到前来演出的省港名班的“大佬官”精采表演,培养和提高了群众对粤剧曲艺的欣赏水平。

1938年抗日战争开始后至1941年广州沦陷前夕,广州一带粤剧戏班向粤北、粤西转移。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海商业逐步恢复、发展和繁荣,这一时期来北海演出的粤剧戏班相继增多。较有名望的演员如梁醒波、蓝菌、张石慧、楚岫云、冯侠魂、龙飞侠、张翼鹏、小凤女等,均在这个时期来北海演出,几个戏院同时开场,热闹非常,直至北海解放前夕,仍有几个戏班长驻北海,后分别去钦州、合浦、灵山等县挂勾。留在北海的戏班,1951年5月11日自愿组成“群力”粤剧团,属短期合作性质,不够稳定。

为了长期稳定的经营和发展,经反复协商,1951年8月16日正式成立北海市粤剧团,最初由湘文非、林玉堂、谢剑郎等人组成。林玉堂、谢剑郎分别被推选为首届团务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委员。1952年,市委派工作组下团,开展民主办团的改革。1955年至1969年间由两广享誉盛名的戏曲艺术家湘文非连任北海市粤剧团团长。是湘文非、谢剑郎、郭丛云等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努力和坚守,成就了一方戏剧艺术,为北海市人民和北海市粤剧团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海市粤剧团在经历了六十一年的风风雨雨、荣辱兴衰后,于2012年6月正式转制成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保护、传承“粤剧”这一单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升到抢救、保护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放后,除了北海市粤剧团以外,一县三区也出现过很多民营粤剧团体或戏班,如海港粤剧团、小海燕粤剧团、和谐粤剧团、还珠粤剧团、青年粤剧团等等。1950年,合浦县也曾成立过国营专业粤剧团,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后现已转变为合浦县传统戏曲研究中心。如今我市现存的粤剧演出专业团体寥寥可数。

四、北海粤剧的代表剧目和丰硕成果

粤剧植根北海发展的这二百多年来,曾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剧目。单北海市粤剧团就拥有手本戏30多台,历年上演剧目达到80多套。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北海市粤剧团每年平均演出120场以上,最多可达140多场。

其中,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剧目有:《珠还合浦》、《洛神》、《花王之孙》、《海门珠潮》、《文武状元争驸马》、《马福龙卖箭》、《六国大封相》、《胡不归》、《潮涨潮落》、《新倩女幽魂》、《红楼梦》、《柳毅传书》、《罗通扫北》等等。古装粤剧《洛神》被广西音像出版社制成影碟,向社会公开发行销售。

《潮涨潮落》荣获广西首届剧展最高“铜鼓奖”和“最佳导演奖”等8项大奖;《海门珠潮》荣获广西第三届剧展“优秀剧目奖”等4项大奖;《珠还合浦》荣获广西第五届剧展“桂花剧目一等奖”和11项单项奖;改编升级过的《合浦珠还》荣获广西第八届剧展“桂花银奖”和5项单项奖。

此外,北海粤剧还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演出,风光一时。闻名海内外的“红派”艺术创始人、我国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老师曾多次亲临北海粤剧的演出现场观看并给予指导和高度评价。

五、主要特征

1.艺术特征。北海粤剧在借鉴和继承广东粤剧的基础上,剧目多以生旦戏为主,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但也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并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

2.唱腔特征。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在声音演绎方面,男声唱得比较平稳、低沉,有时略带沙哑;女声唱得非常细腻而又圆润。

3.唱词特征。用粤语演唱,偶尔穿插官话,唱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六、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通过研究由史实、历史人物改编而成的北海粤剧,可从侧面映射出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社会生产的面貌;唱腔、唱词特点的变化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北海粤剧的历史发展。

2.艺术价值。北海粤剧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反映社会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舞台美术风格近乎写意。

3.文化价值。粤剧创作大多在史实、历史人物基础上进行改编,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与历史文化故事等。

4.教育意义。北海粤剧内容多数以清廉吏风、生态环境、民心呼唤为主题,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粤剧演绎精髓,同时传播正直、积极、乐观等正能量。

七、濒危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以电子作为传播动力的影视艺术获得长足发展,迅速成为广大民众文化消费的主流,北海粤剧被边缘化,不再引起新闻媒体乃至大众的关注,被迫走乡镇之路,远离文化中心。有影响力的特别是青年一代当家名角或创作人员不多,让人有后继无人的忧虑。

在北海粤剧的创新发展上也是情况堪忧,主要表现在剧本创作非常弱,一直沿用以前的老剧本,创新少,原创剧目少;对传统剧目挖掘不够、创作不足,没有充分利用优势的戏剧资源加以发挥,重新创作和改造;不能贴合新时代观众的欣赏诉求。

最后,对北海粤剧存续最为直接影响的就是受众的危机。北海粤剧的观众较多集中在本地老年人群体,很少中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当这批老年人过世了,粤剧的主流观众群体不复存在,没有观众的粤剧该如何发展?

八、北海粤剧的保护与发展

粤剧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海粤剧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体的艺术博物馆,不断充实展品,把保护与研究结合起来,提高对它的保护和创新,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三步走”让北海粤剧重回时代旋律主舞台:

走上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报道,加大北海粤剧宣传力度,使其重返社会生活的主流位置。

走进去——积极主动走进校园,进行演出、培训活动,使青少年学生获得对粤剧的感性认识和审美享受,培养年轻观众。

走出去——充分发挥北部湾沿海地带的地理优势,发挥粤剧国际性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治、经济形势转变的契机,让北海粤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进行艺术以及文化的跨国交流。              图为2015年本土非遗剧目《珠还合浦》首次登上香港舞台。拍摄:苏远志

       图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北海粤剧代表剧目《花王之孙》。——市非遗中心提供

         图为粤剧团做春班演出时在简陋的后台化妆。拍摄:农春录


上一篇:  山口杖头木偶戏
下一篇:  北海咸水歌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