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耍花楼

浏览数:1060

北海耍花楼(原称“洒花楼”)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艺术,在《廉州府志》和《合浦县志》均有简要的介绍。流传至今的北海耍花楼是唐代前后从中原经湖南、福建、广东入桂西北,再间接传到合浦后,逐步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宗教歌舞。北海耍花楼用廉州话演唱,起源于各种驱邪、求神的仪式,是道教与艺术结合的产物。作为宗教仪式,耍花楼影响并引领普通老百姓的精神信仰,纵使在信息化时代,它的宗教色彩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北海耍花楼的基本内容

最初,耍花楼这种民间舞蹈实为“跳鬼”,原本是祭祀、酬神,为身患重疾的病人消灾解难的一种仪式,意在收妖捉鬼,神到病除。它的宗教目的与表演程式密切结合,循序渐进,通常在主家的厅房和门前进行。其程序是若是某人得病,家人为其占卦、求神、“问仙”,均说冲着“六害鬼”(唱词称“六仙”,即“六郎”、“六娘”的总称)。若要消灾解难,主家必定请法师为病人做“耍花楼”。届时,大幡师出坛,先召开花园土地审问,花儿黄萎是否因花根管理不善所致,花园土地答说,不是管理不善,而是有鬼神缠扰。于是便造“花楼”(纸竹扎品,见图1)一座,摆在桌上,作为收妖捉鬼阵图。又因其是凡人所造,沾有秽气,便召二仙人出来洒楼。随即敲锣打鼓,吹响唢呐,边歌边舞,洒将起来,是为“耍花楼”。

耍花楼也称“跳六害”,分为“小耍”和“大耍”两种。“小耍”由两个锣鼓手配合一个法师,把一本“六害科经”从头到尾喃诵;而“大耍”像演戏一样,有情节、角色、唱词、对白兼歌舞,现流传下来的往往是一男一女对唱对舞。

二、北海耍花楼的表演方式

耍花楼的传统宗教理念,给人们带来的“阴安阳和”、“家宅平安”、“人丁健朗”、“消灾解难”的精神寄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明富裕、和谐小康的社会和民生,有着某种机缘巧合之处。1958年,在合浦县参加广州军区文艺会演的《赶会》中,创编人员对节目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首次将原来的“洒”字改成了“耍”字,取其娱乐玩耍之意,舍其“洒秽气”的封建迷信色彩,一字之差,意义全新。耍花楼发展到今天,已从充满封建迷信的色彩中走出来,并发展为有一男一女对唱对舞的耍花楼和群体耍花楼,成为庆丰收迎新春的喜庆歌舞。

耍花楼主要由一男一女对唱对舞,男的手持花伞,女的手持扇子和手帕,边唱边舞,唱的主要曲调有“花楼调”、“石榴花”、“流水调”、“挂金索”、“长短调”等等,配有唢呐、锣鼓、二胡、三弦、喉管等民族乐器,这种曲调唱词情调优美,富有民间浓郁风味的气氛。耍花楼有一套特定的舞蹈动作,包括耍扇花、耍伞花、耍手巾花等手部动作,交叉脚、跑马步、走车盘、锁罡、稳坐泰山、前踢、后勾、金鸡独立、捣碓脚、绊脚等身腰步伐动作,行罡踏斗(行一至七星罡)等方位动作,体现出轻松、幽默、充满生活的谐趣性。舞蹈的主要功夫,男的有毯子功、伞子功、腰腿功、矮步功,女的有扇子功、手帕功和碎步功。舞者身穿传统服装,在舞台上交叉穿插表演,唱词曲调优美,舞步多姿多彩,气氛热烈,极具艺术吸引力。

三、北海耍花楼的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戏剧特色。耍花楼的戏剧特征尤为明显,它不是在讲一个故事,也不是在跳一个故事,而是在演一个故事。它把一个病人怎么犯了病,犯了什么病,怎么才治好病的故事,通过活生生的演员当众把过程表演出来。

(二)浓郁的歌舞色彩。耍花楼的歌舞主要集中在王母和九郎边歌边舞的“耍花楼”,一段强烈的音乐高亢激昂,而不失悠扬舒展,配以唢呐击乐,给人一种节奏明快,热烈振奋的愉悦。“耍”出了灵巧轻盈,大方洒脱,刚柔相济,起伏有致,变化多姿的动作和造型,可谓地方民间歌舞的经典。

(三)浓厚的宗教性。通过设坛,请来神仙,祭祀天地,进行一系列的“请神”、“查花银”、“召六郎(或六娘)”、“诵经”、“驱鬼”、“祭天地”等程序,从而达到“收妖捉鬼,神到病除”的目的,具有宗教典型性、。

四、北海耍花楼的重要价值

耍花楼融合着宗教文化、精神信仰、民间习俗、地方风情、歌舞艺术等多种历史人文元素,是北海市传统文化中唱词用廉州方言演绎的歌舞,是以歌助舞,以舞助歌的宗教艺术,对研究北海市乃至北部湾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民间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的重要资料。同时,从耍花楼的曲调、舞蹈动作、服饰、道具来看,既有中原农耕文化和山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痕迹,也有土著渔猎文化的风格,既高雅又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群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可多得的形式和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图为祭祀时用的纸扎“花楼”。拍摄时间:2009年6月8日,地点:侨港镇。赵军摄

图为谢荣明新教的徒弟林永忠、赖春晓在演绎“耍花楼”。地点:西场镇。时间:2012年6月20日——赵军拍摄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