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山歌剧

浏览数:603

廉州山歌剧是主要流传于北海合浦(廉州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表演形式,使用廉州方言演唱,是北海目前尚存的民间传统剧种之一。

一、廉州山歌剧的历史渊源

合浦古为“百越”之地。秦汉以前,廉州一带是我国南方古越民族聚居繁衍之摇篮。据《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中说:“又有西屠夷,盖援还,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孳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留人’,与林邑分唐南境。”记载的是东汉光武帝时候,伏波大将军马援奉命率兵南平交趾国(即岭南的南越王国)叛乱,马援还师时,部分将士留居合浦而不去,由10户渐增至300户,因皆姓马,故称为“马留人”,说“马留话”(即廉州方言)。后合浦人口日渐增加,“马留人”便成了廉州城的开山老祖,而“马留话”则演变成了合浦地区的主题语言。

早期的地方民间传统文化,较少纳入史册记载,特别是比较偏门、受众较少的技艺,主要是靠民间艺人一代传一代地留传下来。据常乐镇已故民间老艺人卢统称,廉州山歌剧起源于西汉时代的合浦古郡,为常乐圩(今常乐镇)一对程姓(男)及吕姓(女)夫妇根据当时的廉州山歌所创,在原有的廉州山歌调的基础上做了改革和创新,并加以传承发扬,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廉州山歌剧的诞生,为当时沉闷枯燥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活力,弥补了群众看戏难的空白。从此,廉州山歌剧唱响珠乡,成为了当地备受欢迎的民间艺术。

二、廉州山歌剧的基本内容

廉州山歌剧用廉州话演唱。廉州话(当地又称“马留话”、“麻佬话”)是北海市合浦县的主要方言,通行于廉州、环城、党江、沙岗、西场、乌家、石湾、石康等乡镇和常乐镇、闸口乡、福成乡的部分地区。北海市区周边以及钦州市浦北县、灵山县、犀牛镇,防城港市港口区的企沙、光坡等镇,玉林市博白县等地区也有人讲廉州话,使用人口约120万。

廉州话是粤语钦廉片的代表方言之一,与主流粤语相比,差异明显,独具特色。现代廉州话共有22个声母,34个韵母,8个声调,继承自古代岭南方言,保留着不少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

廉州山歌剧讲究平仄与押韵,即所唱的歌词必须符合辙韵。其唱词所用的韵脚有22种之多,通常惯用的有“人心”、“关拦”、“圈联”、“秋流”、“支离”、“边连”以及“衰来”等辙韵。它以廉州山歌为基础和表演媒介,有着与众不同的格式和特点,其唱腔及曲牌主要有“西海歌”、“东海歌”、“棹船调”、“开船歌”、“顺口流”、“快板”、“三爷调”、“西江月”、“搬家当”、“龙头凤尾调”等十多种,传统规范,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便于传诵。

合浦人喜欢看山歌剧,因为它歌词简易懂,充满了诙谐感、亲切感和人情味,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时而令人捧腹,忍俊不禁;时而感人心肺,催人泪下。以它那神奇的意象和独特的民族魅力,令人侧目,引人入胜。其特征有相夫、劝恶、教子、划船等排场,无不使人争睹为快,回味无穷。

三、廉州山歌剧的现代意义与传承

廉州山歌剧从过去单调的山歌对唱形式中脱颖而出,曲牌与唱腔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研究廉州山歌剧,可增进对合浦民俗、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和了解,有教科书的作用;同时其欢快的表演形式为人们喜闻乐见、家知户晓、老幼皆宜,重拾该项艺术使其跃入群众视野,可以活跃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气氛的营造。

据现存的第五代廉州山歌剧传承人容均传讲述,清代的山歌剧传承人为冯笑天,民国时期传于常乐圩的“唱歌二”,而“唱歌二”又传于容均传恩师卢统,二十世纪70年代才传承于容均传。容均传在其长达40多年的业余群众文化的通俗山歌创作演出中,先后创作和主演的节目超过500场,积累下了非常丰富的演出经验。2002年时曾创办“常乐山歌剧团”,后因经济实力太差而难以维持。

2015年12月10日,由合浦县委宣传部、合浦县文化体育与旅游局组织牵头,合浦县传统山歌文化传承人容均传发起的“合浦民间山歌研究会”正式成立,容均传担任会长。他介绍说,合浦的山歌文化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上许多民间老艺人相继离世,保护民间山歌文化迫在眉睫。合浦民间山歌研究会将致力于保护、挖掘、传承合浦民间山歌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容均传现在正积极物色好苗子作为接班人,但愿能将合浦县的本土民间山歌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  赛龙舟
下一篇:  壁画、雕塑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