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婚礼

浏览数:1125

民,是历史上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居族群。北海民是鸦片战争前后逐渐从珠江三角洲江边和海边迁移过来的,仍保留了家水上生活的习俗。家婚礼,便是家祖先以船代步(轿)、以唱抒怀等一整套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如果说陆民婚俗特色讲究一个“礼”字,那家婚俗还兼有一个“唱”字,这无疑是它们的古老传统“婚时以蛮歌相迎”的遗韵。

一、家婚礼的流程

家婚礼的内容和仪式集中表现了家的风俗、个性和情怀。

1送日子单。主要是确定双方的嫁娶日子,并将写有日子的单子送给女方。

2搭棚。男女双方在搭棚前均放鞭炮,男方搭完棚后先挂红色横披,然后再挂上一块写着新郎名字的小红布,接着点燃蜡烛,待双方都搭完棚后便各自吃饭。搭棚所挂的横披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让人知道这里有喜事要办;二是搭起了一个喜庆的台面给客人助兴;三是摆酒席时,使来参加喜宴的人有一个遮阳挡雨的地方。

3抽礼。这个仪式是男方给女方送提亲礼,在送日子单的第二天进行。抽礼是不能超过中午12点,一般都在11点后12点前完成。礼物通常有酒、茶、槟榔、糖面、金银首饰、钱币、一块六尺至12尺的红花布、“女婿饼塔”(即用月饼叠起来的塔,如果没有卖就定做,不能用其他饼代替)以及大饼小饼、糖果、猪肉和鸡,还有一张迎亲贴,上面写有接亲的日子。

4采花。“采花”就是采鲜花,一般都在中午前进行,紧接着“抽礼”的程序。“采花”在于表达生男生女的意愿。如采白花就是生男孩,采红花就是生女孩寓意是心想事成。

5坐夜盒。晚饭后,送一个坐夜盒(即花篮)给新人(新娘),盒子里放有糖、水果、饼干等食品。这一晚,新娘不能睡觉,要坐一夜。新娘的亲朋好友都来与新娘唱歌,参与的姐妹都拿着一把纸扇遮住嘴或脸,一个唱完再到一个。咸水歌中的“叹家姐”“哭嫁歌”等就来源于“坐夜盒”这一环节。

6叹家姐。“叹家姐”是新娘出嫁前10天的哭嫁,这实际是以歌代哭。内容多是倾诉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的惜别之情以及寄情赠言等。

7拜饭。“拜饭”就是姐妹们围在一起,手持纸扇对饭而拜,意为送行。这个礼仪是在棚里的花篮前进行的。

8接亲。接亲是新娘拜完饭后,男方按选定的吉辰去接新娘,时间通常是在天亮前。待新娘回到新郎家拜神后,新郎新娘才能回娘家。当天下午两三点时,男方家派人接新郎新娘回家摆酒。此项礼仪规定新郎新娘各往返对方家一次,意为好事成双。

9男女方脱学。“脱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表示双方长大成人;另一种认为“脱学”也叫“脱契”,小时候契人契神,现在脱开了,自己独立做人了。脱学后,男女双方便请师傅把“平安符”一条条贴在雨伞上,直到贴满为止。之后,将符揭下来烧掉,灰烬撒进准备好的一盆水里,再用这水洗脸洗澡。沐浴后,新郎新娘所有的内外衣物全部更新,寓意成人生活开始,前程吉祥安康。

10上红。“上红”是在新郎身上系一条红带。此时亲戚们围圈而坐,有的给金戒指,有的给金镯或玉镯,有的给布匹。以此来当做贺礼。新郎新娘则用筷子夹青枣等水果给亲戚朋友们吃。

11拜堂。这是婚礼的第三天,首先给祖宗神位敬上3杯茶3杯酒,然后再摆上9柱香,男女双方分别上3柱香,其余3柱放在一旁待燃续敬。接着,新郎或新娘往茶托上丢“元宝”,意为敬奉祖先。新郎新娘拜完堂之后,男方便送新娘回娘家。

12摆酒。摆酒是接亲后设宴请客。酒宴后,新郎捧水给亲戚朋友洗脸,亲戚朋友便以红包酬谢。接下来就是新郎新娘给长辈敬茶。之后是谢媒,感谢众人的帮助。此时已经是第三天了,这天下午便可拆棚,拆棚之前,新郎要拿一些米和花生撒上棚顶,再用棍子捅捅,表示双双无禁忌,大家吉利。至此,历时三天的婚礼才算圆满结束。

二、家婚礼“海味”浓郁,特征显著

1、以唱抒怀,别具海韵情味。女生出嫁前几天,足不出户,在船上或棚中自唱自叹,声情不绝,陪嫁的亲朋好友和伴娘也日夜陪伴,声情并茂地叹唱“叹家姐”以及咸水歌中的“哭嫁歌”“十月怀胎歌”“姑娌妹”及“十二月送人歌”等等,曲调或悠扬委婉,或亲昵甜美,尽表惜别之情。

2、以船代轿(车),保留家水上生活特征。花团锦簇的接亲船展现了以船代轿的壮观场面,彰显了家婚礼独具一格的绚丽风采。喜气洋洋的接亲船妙趣横生,陪伴新郎接亲的人,往往在情绪高涨的时候用力摇晃船只,以“颠船贺喜”、“抛新娘”来制造贺喜的热闹场景。

3、婚礼隆重,历时较长。家婚礼从“送日子单”到“宴请宾客”“拆棚”,前后经过十二个仪式和环节,总共历时三天。期间,男女双方多次往来,情意绵绵,这是区别于陆地婚嫁的又一个独特之处。

4、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家婚礼的仪式履行内容,内容又通过相应的仪式去体现。每一个内容和形式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共同演绎婚礼全过程。比如“采花”、“脱学”分别是婚礼中的一道仪式,同时又是内容。“采花”的具体做法寄托了家生男生女的意愿,这个意愿就是婚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脱学”也是表示男女已长大成人,开始自立,成家立业的一项内容,而这个内容则通过“沐浴更新”的仪式去体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沿海家渔民逐渐从船居移到岸上居住。他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以船代轿”接亲渐渐改为了以轿接亲。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的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轿接亲的习俗又逐渐改为了“以车代轿”。到了20世纪90年代,北海侨港镇的家婚礼“以车代轿”完全取代了“以船代轿”。在家渔民生活巨变的同时,也透露出了新一代家渔民受外来婚俗的影响,他们不再愿意用家婚礼的传统习俗操办婚事,致使北海疍家婚礼进入了后继乏人,渐而失传的状态。

            图为2009年11月18日在外沙穿传统服饰举行的疍家婚礼。赵军摄

             图为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中前往外沙龙母庙祈福。赵军摄

             图为“以船代轿”的疍家婚礼。(北海市群艺馆资料图片)

上一篇:  外沙龙母庙会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9号